攝影機運動的主要方式有幾種?


攝影機運動的主要方式有幾種?是很多編導藝考生都想了解的內容。下面,是中影人教育整理的關于攝影機運動的主要方式,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攝影機運動的主要方式有幾種?
1、推鏡頭(推)
兩種情況:
A、攝影機沿光軸方向向前移動;
B、采取變焦距鏡頭,從短焦距調至長焦距。
兩種方法的區別:
①、變焦距鏡頭往往帶有強調的成分。
②、變焦距鏡頭的主要特征是主觀性,攝影機前行的主要特征則是客觀性。
推鏡頭的作用(馬爾丹講):
①、介紹:鏡頭的移動把我們帶入故事環境。
②、突出一個重要的戲劇元素。
③、內心表現。
個人認為推鏡頭的作用主要如下:
①、把觀眾帶入故事環境;(攝影機前行)
②、把被攝主體(人或者物)從眾多的被攝對象中突出出來;
③、突出人物身體某一部分的表演的表現力,如臉、手、眼睛等。
④、強調、夸張某一被攝物體的局部。(變焦距鏡頭)
⑤、代表劇中人物的主觀視線。(變焦距鏡頭)
⑥、表現人物的內心感受。(變焦距鏡頭)《法國中尉的女人、海邊相遇》
2、拉鏡頭(拉)
兩種情況:
A、攝影機沿光軸方向向后移動;
B、采取變焦距鏡頭,從長焦距調至短焦距。
兩種方法的區別:
① 變焦距鏡頭往往帶有強調的成分。
② 變焦距鏡頭的主要特征是主觀性,攝影機后退的主要特征則是客觀性。
拉鏡頭的作用(馬爾丹講):
① 作為結論;
② 表現在空間中遠離;
③ 道德思想上的突破;
④ 孤獨感、痛苦感、無能為力感和死亡感。
個人認為拉鏡頭的作用主要如下:
① 表現被攝主體與它所處環境的關系;
② 結束一個段落或者為全片結尾。
3、搖鏡頭(搖)
在拍攝一個鏡頭時,攝影機的機位不動,只有機身作上下、左右的旋轉等運動。
馬爾丹把“搖鏡頭”分為三類:
①、純描述性搖鏡頭;
②、表現性搖鏡頭:以某種技巧攝影為基礎,表現一種人的印象或思想,如《雁南飛》中樹的搖鏡頭。
③、戲劇性搖鏡頭。
個人認為搖鏡頭的作用主要是:
①、介紹環境。
②、從一個被攝主體轉向另一個被攝主體。
③、表現人物的運動。
④、代表劇中人物的主觀視線。
⑤、表現劇中人物的內心感受。
4、移動鏡頭(移)
攝影機沿水平方向作各方面的移動。(“升”、“降”是垂直方向)。
兩種情況:
A、人不動,攝影機動;
B、人和攝影機都動。(接近“跟”,但是,速度不一樣)。
5、跟鏡頭(跟)
攝影機跟隨被攝主體一起運動。
“跟”與“移”的區別:
①、攝影機的運動速度與被攝主體的運動速度一致;
②、被攝主體在畫面構圖中的位置基本不變;
③、畫面構圖的景別不變。
6、靜止鏡頭
要樹立大的運動觀念。在這種觀念下,“靜止鏡頭”也是一種電影運動的一種。
如《鳥人》的靜止鏡頭;如《悲情城市》的靜止景深鏡頭。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
在一部影片的實際拍攝中,推、拉、搖、移、跟和靜止,往往是綜合運用的。不應該把它們嚴格分開。
好了,看到這里,關于攝影機運動的主要方式有幾種?的內容就全部為大家介紹完了,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助到大家,如果大家還有編導藝考方面的問題,可繼續關注本站了解更多資訊!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謝謝!


-
提高班
開班時間:滾動開班
課程特點:該課程主要針對有一定專業基礎的學員,學習周期一個月即240個課時,授課主要講授專業提升遇到的難題。
-
沖刺班
開班時間:滾動開班
課程特點:該班型開設在校考前,針對往期學習中的系統課程查漏補缺,并對2025年的考試押題,模擬測試等。
-
無憂班
開班時間:滾動開班
課程特點:基礎班+提高班+沖刺班三合一班型,系統學習專業知識,確保基礎扎實和提高專業能力,沖刺名校更加有保障。
-
精品小課
開班時間:在校期間
課程特點:專業一對一,面對面,采用個性化教學,針對學員個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系統化講解。
-
提高班
開班時間:滾動開班
課程特點:該課程主要針對有一定專業基礎的學員,學習周期一個月即240個課時,授課主要講授專業提升遇到的難題。
-
沖刺班
開班時間:滾動開班
課程特點:該班型開設在校考前,針對往期學習中的系統課程查漏補缺,并對2025年的考試押題,模擬測試等。
-
無憂班
開班時間:滾動開班
課程特點:基礎班+提高班+沖刺班三合一班型,系統學習專業知識,確保基礎扎實和提高專業能力,沖刺名校更加有保障。
-
精品小課
開班時間:在校期間
課程特點:專業一對一,老師面對面,采用個性化教學,針對學員個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系統化講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