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北京胡琴藝術節11月19日開幕


由中央音樂學院主辦,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承辦的2014第二屆北京胡琴藝術節11月19日19:00在中央音樂學院拉開帷幕。
中央音樂學院對本屆藝術節予以高度重視。院長王次炤教授親自擔任藝術節組委會主席,并為藝術節撰寫了賀詞,預祝藝術節圓滿成功。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郭淑蘭代表藝術節組委會致開幕詞。劉錫津先生代表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致賀詞,對中央音樂學院2012年舉辦的首屆胡琴藝術節予以高度評價,對第二屆胡琴藝術節表示大力支持與熱烈祝賀。藝術節開幕式由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主任于紅梅教授主持。
本屆藝術節以“傾聽、共鳴、匯聚、交融”為主題,來自上海民族樂團、天津音樂學院、空政文工團和中央音樂學院的11位演奏家參加了以“傾聽”為主題的開幕式音樂會演出。開幕式音樂會由中央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團擔任協奏,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閻惠昌先生執棒指揮,為開幕式音樂會奠定了高品位、高水準的基調。
上海民族樂團二胡演奏家段皚皚演繹的曲目是趙季平作曲的《心香》,風格細膩,意境優美;空政文工團二胡演奏家鄧建棟帶來的曲目是王建民作曲的《第三二胡狂想曲》,民族風格濃郁,充滿了異域風情;中央音樂學院楊雪、孫凰、馬向華、薛克與朱江波、胡瑜分別演奏了《我的祖國》(王丹紅曲)、《張敬安、歐陽謙叔曲,閔慧芬改編》、《第一二胡協奏曲(第一樂章)》(關迺忠曲)、《火—彩衣姑娘》(劉文金曲)、《沂蒙頌主題隨想曲》(李恒曲)。這五首作品風格多樣,演奏家們的表演也各具特色,賞心悅目。
引起觀眾最強烈反響的是兩部新作品的推出。一是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大學五年級學生李博禪2014年“為雙胡琴與民族管弦樂隊而作”的新作《楚頌》的首演;二是著名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李濱揚先生2013年12月底創作完成的二胡協奏曲《塞上弦鳴》,繼2014年10月22日由著名二胡演奏家于紅梅教授首演之后,歷時不到一個月的第二次公開演出。
《楚頌》由中央音樂學院二胡演奏家、教育家、理論家趙寒陽教授和天津音樂學院優秀的青年演奏家趙元春親自擔綱,雖為新作品,但是兩位演奏家自始至終基本是在背譜演奏,給人以駕輕就熟的感覺,其敬業精神令人欽佩。該作品將歷史題材的讀解融入了現代人的情感與審美心理體驗,清新柔美的主題、新穎的和聲語匯與音色組合、動感十足的節奏音型令人耳目一新,加之指揮家與演奏家之間的默契,以及青年作曲家、演奏家和青年民族管弦樂團的活力,都在整部作品的展現過程中發揮得淋漓盡致,使表演洋溢著青春的氣息,贏得了觀眾的認可和熱烈的掌聲。
另一部新作品《塞上弦鳴》從立意到表現手法同樣體現了多方面的創新思維,但在作曲技法運用上則透露出中年作曲家的成熟穩健,對音樂內涵的挖掘敏銳而深刻。于紅梅教授在演奏過程中的二度創作,融入了個人對作品的獨到理解,其健朗大氣、剛柔并濟的個人演奏風格與該作品的風格十分契合,全曲氣勢恢宏,蕩氣回腸。演出完畢,在現場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中,親臨現場的作曲家李濱揚教授起立接受觀眾的祝賀,他高高豎起兩個大拇指向于紅梅教授表示敬意和感謝,表達了對又一次成功合作的高度認可。
本屆藝術節內容豐富,在四天之內安排了8場音樂會、3場展演、4場講座和2場學術研討會,體現了藝術與學術的完美融合。
帷幕已經拉開,精彩還將繼續,第二屆胡琴藝術節的系列演出與學術活動令人期待。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謝謝!


-
提高班
開班時間:滾動開班
課程特點:該課程主要針對有一定專業基礎的學員,學習周期一個月即240個課時,授課主要講授專業提升遇到的難題。
-
沖刺班
開班時間:滾動開班
課程特點:該班型開設在校考前,針對往期學習中的系統課程查漏補缺,并對2025年的考試押題,模擬測試等。
-
無憂班
開班時間:滾動開班
課程特點:基礎班+提高班+沖刺班三合一班型,系統學習專業知識,確保基礎扎實和提高專業能力,沖刺名校更加有保障。
-
精品小課
開班時間:在校期間
課程特點:專業一對一,面對面,采用個性化教學,針對學員個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系統化講解。
-
提高班
開班時間:滾動開班
課程特點:該課程主要針對有一定專業基礎的學員,學習周期一個月即240個課時,授課主要講授專業提升遇到的難題。
-
沖刺班
開班時間:滾動開班
課程特點:該班型開設在校考前,針對往期學習中的系統課程查漏補缺,并對2025年的考試押題,模擬測試等。
-
無憂班
開班時間:滾動開班
課程特點:基礎班+提高班+沖刺班三合一班型,系統學習專業知識,確保基礎扎實和提高專業能力,沖刺名校更加有保障。
-
精品小課
開班時間:在校期間
課程特點:專業一對一,老師面對面,采用個性化教學,針對學員個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系統化講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