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 和諧共生—— 第八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高教賽道總決賽落幕


7月26日至28日,第八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高教賽道總決賽在北京師范大學昌平校園舉行。本屆大賽由北京師范大學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聯合主辦,聚焦“以人為本的AI”“和諧共生”等前沿話題,通過匯集全球高校學生的創新視角,為人類社會的未來教育設計解決方案,探索技術賦能教育的無限可能。
高教賽道總決賽開幕式合影
48小時設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理事會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副院長阿莎·辛格·坎瓦爾(Asha Singh Kanwar)代表大賽組委會發布五個前瞻性賽題,分別為面向2050的小學成長課程系統設計(人的全面發展)、大自然中的跨物種學習設計(人與自然共生)、以人為本的AI設計(人與機器共生)、面向身心健康問題的學習設計(人的全面發展)以及跨代際可持續合作設計(人與人的共生),引導參賽選手思考人與人之間、人與機器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尋求未來世界的“和諧共生”。
總決賽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開展,參賽團隊抽簽選擇賽題,在48小時內完成從選題構思到最終展示的全過程,第一天需要聚焦問題,第二天確定初步解決方案,第三天完成最終作品,在兩輪匯報后,經過導師評分與參賽團體投票,最終有18支隊伍脫穎而出晉級路演環節。
項目設計與指導
項目匯報及路演展示
雙導師賽制
本次高教賽道總決賽邀請了教育技術、藝術設計、人工智能等領域的14位導師,包括中國傳媒大學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白悅凝、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后達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特約研究員李駿翼、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設計專業副教授李嫣、北京化工大學產品設計系教師馬東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薩伊德、北京師范大學助理研究員王歡歡、獨立設計品牌TUAN創始人溫泉、北京師范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副教授徐鵬飛、天寶建筑與工程軟件亞太區技術總監張然、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博士后張一帆、北京一童視界教育科技公司CEO張子碩、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職業技術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鄭世良、北京師范大學助理研究員周偉。
高教賽道總決賽導師團隊
在人工智能快速演進的當下,“人機共生”逐漸成為時代的重要命題。本屆大賽不僅在賽題上積極引導,更在賽制上大膽創新,特別引入了5位人工智能導師:AI創意導師、AI設計導師、AI寫作導師在項目設計與匯報環節提供支持,協助參賽選手搭建嚴謹的邏輯框架、將抽象思想轉化為生動的視覺原型,而AI方案評估導師和大賽評估助手則可輔助作品評價打分、提供項目優化建議,AI教育政策導師(EduPX)則提供全球教育政策決策、規劃、實施和教育治理的深度洞察。這些AI導師與真人導師共同組成導師團,全程陪伴、指導選手們完成從創意構思到作品呈現的全過程,在助力各參賽隊伍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務的同時,反思和探索人機協作的關系。
與AI共創
主體賽程之余,特色活動亮點紛呈。AI辯論圍繞“AI是否削弱創造力”“學術論文寫作是否應該使用AI翻譯”展開思辨,參賽選手闡述各自觀點,展開激烈交鋒,導師團隊分享洞見,共同探究AI時代的學術規范及創新邊界。自我介紹運用AI設計海報,互贈介紹,融匯世界文化;邀請往屆獲獎者經驗分享,青藍相接助力薪火傳承;銀河編劇激發創意,才藝展演各展風采,投壺、太極放松身心……科技與人文在此碰撞,智慧與創意競相迸發,大賽搭建了一場多元開放的學術嘉年華。
AI辯論
互贈創意海報
往屆獲獎者分享經驗
才藝展演
本屆總決賽還以數字人形式,邀請大賽裁判委員會聯席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聯席院長、網龍網絡董事長劉德建為參賽者詳解賽事規則,邀請大賽指導委員會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副院長陳光巨介紹大賽概況。
劉德建介紹賽事規則 嘉賓致辭
7月26日的開幕式上,北京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張雁云及阿莎·辛格·坎瓦爾發表致辭。陳光巨宣布48小時總決賽正式開始。
7月28日,高教賽道總決賽閉幕式暨頒獎典禮舉行,大賽組織委員會聯席主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所長展濤在致辭中向入圍全球總決賽的參賽者致以祝賀,對大賽組委會的精心組織表示感謝,并肯定了各團隊在賽事中的創新探索與實踐成果。他表示,大賽已成為北師大的重要學術活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將繼續與北師大合作,匯聚國際智慧,為全球高校學生搭建教育創新能力的展示平臺,同時期待參賽者們攜手設計和引領未來教育發展的新方向。
大賽組織委員會副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聯席院長黃榮懷,若泰工程科技總經理、北京師范大學校友周衛東出席閉幕式并為獲獎團隊頒獎。
評審頒獎
裁判委員會由來自工業技術、數理學、人工智能教育、心理學等領域的國際頂尖專家組成。大賽裁判委員會聯席主席、北京設計學會創始人宋慰祖,阿莎·辛格·坎瓦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教育高級項目官員、教師專業發展與網絡部門負責人娜塔莉亞·阿米麗娜(Natalia Amelina),香港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及發展院院長、學習科學與技術講座教授胡祥恩,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智慧學習研究院副院長李艷燕對各個團隊的項目作品進行逐一點評。裁判委員會基于“問題意識、創新精神、科技融合、應用前景、呈現表達”五大評估維度,對參賽選手的表現給予充分肯定,在以下方面提供專業建議,包括關注技術的潛在危害、培養適應個性化學習的創新思維、設計輔助數字時代生活的產品、注重社群交互與自然和諧共生等。
頒獎典禮上,宋慰祖公布獲獎名單。黃榮懷、阿莎·辛格·坎瓦爾、陳光巨、周衛東和導師代表為獲獎團隊頒發多項榮譽獎項,包括金獎1項、銀獎2項、銅獎3項,以及優秀創意獎3項、優秀設計獎2項、優秀科技感獎3項、優秀實踐獎2項、優秀演講獎2項,另有9支隊伍獲總決賽入圍獎。
黃榮懷為金獎團隊頒獎
阿莎·辛格·坎瓦爾為銀獎團隊頒獎
總決賽獲獎名單
大賽尾聲,陳光巨作閉幕總結。2025年年初賽階段,共有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的200余所高校、超過1000名大學生積極參與,6月至7月分別在克羅地亞、韓國、菲律賓和馬爾代夫開設四個海外分賽區。經過層層選拔,最終有來自中國、斯洛文尼亞、韓國、德國、馬爾代夫、菲律賓等10個國家、30余所高校、27支隊伍的117位選手匯聚于北京。總決賽期間,他欣喜地看到選手們在“共生”理念的引領下,展現出卓越的創造力與協作力,產出多項兼具創新與人文關懷的未來教育方案。比賽的結束是參賽者投身教育設計的新起點,他呼吁大家抓住變革機遇,共同開創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續的教育未來。
陳光巨作閉幕總結
第八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高教賽道總決賽已落下帷幕。教育創新的步伐永不停歇,期待全球各界人士繼續攜手共進,以科技為翼,以教育為舟,共同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教育彼岸。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謝謝!
下一篇:返回列表


-
提高班
開班時間:滾動開班
課程特點:該課程主要針對有一定專業基礎的學員,學習周期一個月即240個課時,授課主要講授專業提升遇到的難題。
-
沖刺班
開班時間:滾動開班
課程特點:該班型開設在校考前,針對往期學習中的系統課程查漏補缺,并對2025年的考試押題,模擬測試等。
-
無憂班
開班時間:滾動開班
課程特點:基礎班+提高班+沖刺班三合一班型,系統學習專業知識,確保基礎扎實和提高專業能力,沖刺名校更加有保障。
-
精品小課
開班時間:在校期間
課程特點:專業一對一,面對面,采用個性化教學,針對學員個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系統化講解。
-
提高班
開班時間:滾動開班
課程特點:該課程主要針對有一定專業基礎的學員,學習周期一個月即240個課時,授課主要講授專業提升遇到的難題。
-
沖刺班
開班時間:滾動開班
課程特點:該班型開設在校考前,針對往期學習中的系統課程查漏補缺,并對2025年的考試押題,模擬測試等。
-
無憂班
開班時間:滾動開班
課程特點:基礎班+提高班+沖刺班三合一班型,系統學習專業知識,確保基礎扎實和提高專業能力,沖刺名校更加有保障。
-
精品小課
開班時間:在校期間
課程特點:專業一對一,老師面對面,采用個性化教學,針對學員個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系統化講解。

